其他
市委书记凌云:大家对黄山的认知需要刷新
赴黄山履新才4个多月,但黄山市委书记凌云的身影已频繁出现在长三角、珠三角。她走访了上海多个政府部门、研究机构和企事业单位,签订了一系列合作事项。凌云的密集行程可以看作是黄山深度融入长三角的一个缩影。今年上半年,黄山与沪苏浙城市交流互访510余次,达成合作事项百余项。
黄山是一座山,但不仅是座山。环顾长三角,黄山绝佳的生态和厚重的人文相得益彰,承东启西、左右逢源的优势更加突出,面对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战略机遇,记者随着凌云的目光重新审视。
黄山迎来新风口
记者:最近黄山发布一组数据,上半年GDP同比增长14.6%、居安徽省第四,创1998年季度核算以来最好位次。和4个多月前刚赴任时相比,您对黄山发展有了什么新看法?
凌云:过去大家在心目中对黄山的印象是一座山,五岳归来不看山,黄山归来不看岳,黄山冠绝天下、世界知名。但黄山不仅是一座山,它还是一座正在加快发展的文化名城,我们希望刷新外界对黄山固有的认知和印象。除了一座名山,这里还孕育了徽州文化,黄山是世界文化和自然双遗产城市,同时拥有歙县、黟县两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,黎阳老街和屯溪老街犹如流动的清明上河图。黄山正迎来一个崛起赶超的新风口,我们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,使绿水青山真正变成金山银山。
记者:黄山迎来了一个什么样的新风口?
凌云: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看。从空间定位看,这里是皖浙赣闽四省通衢之地,是长三角南翼门户。黄山建成、在建和规划高铁10条、高速10条,合福高铁连南接北、对接京津冀,杭黄高铁承东启西、直通长三角,昌景黄高铁转京广线、连接珠三角。未来,随着规划建设杭临绩高铁,黄山到杭州只需40分钟,到上海一个半小时。黄山与长三角中心城市、珠三角、京津冀的时空距离将被重塑。从城市定位看,黄山是文化、自然、生态、旅游、区位多重优势叠加之地,是空间、经济、生态、文化、美学五大价值聚合之地。当前,黄山正以开放之姿拥抱世界,以创意之光引领未来,向着生态型、国际化、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城市阔步迈进。 从产业定位看,长三角强手如林,黄山则是与众不同的“特长生”,我们将加大“双招双引”,努力成为绿色发展新样板、现代服务业发展新高地、长三角南翼新枢纽、乡村振兴新典范,全力构建与黄山生态环境相适应的新型产业体系,打造长三角大花园和皖港澳城市会客厅。
对接上海是重点
记者:最近您频繁往来于黄山与沪苏浙之间,这背后有何深意?
凌云:长三角区域要率先形成新发展格局,我们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,对接大上海,竞跑长三角,走向全球化,推动黄山从不动声色的静静开放,到有声有色的精彩绽放。我们加快与沪苏浙尤其是上海的对接合作步伐,强力推进“政、校、企、媒、民、智”多领域多层级合作。
政,与上海市杨浦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,积极推进与奉贤区建立战略合作关系,产业发展、文旅合作、民政协同等合作逐步深入。
校,与复旦大学共建的上海湾谷斐迪园初具雏形,探索“研发孵化在上海、人才引进在湾谷、生产基地在黄山”发展模式,建立复旦—黄山高新区生物技术联合实验室,与麦肯锡、上海大学等合作也正在加快推进。
企,与中国银联、上海城投等90余批企业家、商协会、人才团队和金融机构洽谈合作;上海城投与黄山城投联合投资建设黄山高铁CBD项目,下一步还将有更深入合作;依托黄山茶林场、练江牧场及一批“小三线厂”等沪上资源,打造谭家桥知青小镇、东黄山国际小镇、练江牧野小镇等,推进文旅融合。
报,我们希望与解放日报等沪上知名媒体就主题宣传、活动赛事、人才交流等方面展开深度合作,打造“山海之约”新典范。
民,与上海师大、上海交大就基础教育、职业教育、国际教育等方面深化合作,推出“慧办事”“慧审批”“慧监管”政务新模式,实现了社会保险查询、社会保障卡办理及发放等46个事项“一网通办”。
智,携手长三角合作交流办公室、长三角创意委员会等机构,全面推进创意黄山建设,链接全球创意资源,推动创意方案加速转化为产业项目,让创意创新成为黄山崛起赶超的核心竞争力。
记者:上海和黄山关系深远,上世纪六七十年代,很多上海知青扎根黄山、建设黄山,度过了激情燃烧的岁月。
凌云:当时“一万名知青、十万亩大山”,这种感情穿透时光、历久弥新。如今,我们常态化选派干部到上海、杭州等地学习,就是希望学习上海等地的理念、视野、胸襟、格局、作风和状态,进一步对标先进、崛起赶超,充分激发纵向突破的锐气、横向追赶的勇气、加速崛起的志气,打造一支“黄山战队”。
倾力打造“五个城”
记者:长三角一批企业、机构愿意到黄山发展,说明大家看好黄山发展的前景,您对黄山未来发展有些什么新思考?
凌云:在“融杭接沪”过程中,我们能够感受到沪苏浙都在把目光往西看。长三角一体化过程中,黄山已先后加入杭州都市圈、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,与杭州、湖州、嘉兴、绍兴、衢州五市签署“1+9+4”战略合作协议,还加入浙皖闽赣(衢黄南饶)“联盟花园”,正在研究推进“宁淮宣黄经济成长带”。
如今很多企业和资本看好黄山、重仓黄山,最近世界500强联合利华立顿茶叶就把生产加工基地整体迁入黄山,黄山的吸引力越来越强。“十四五”期间,黄山将充分发挥独特资源禀赋,努力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锻造长板、贡献长板。
记者:未来黄山这座城市,将呈现一种新风貌。
凌云:我们将倾力打造“五个城”。
打造山水人文之城。我们将坚定走生态优先、绿色发展之路,推动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向试验区升级拓展,谋划“碳达峰、碳中和”行动,争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城市,建设全域美丽大花园,努力把生态含绿量变成发展含金量。同时传承好灿烂文化,拓展市场化保护利用路径,打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区。
打造创意创新之城。黄山与生俱来就是一座创意之城、梦想之城。我们将推动创意赋能,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,深入推进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,大力发展徽州民宿、乡村旅游、摄影写生等新产品新业态。同时,提质创意产业,推动建设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示范区,办好世界创意经济峰会黄山论坛、安徽国际文化旅游节暨2021中外创意产业(黄山)发展大会等,谋划举办长三角特色小镇发展论坛等活动,打造集学术研讨、商务论坛等于一体的高端会展品牌,努力让“一个展赋能一座城”。
打造青春活力之城。我们将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,加快建设青年友好型城市。具体包括布局建设长三角、珠三角“人才飞地”,构筑人才招引前沿阵地;组建人才工作集团,使之成为新时代黄山人才工作的“抓手、帮手、猎手”;打造涵盖住房信贷、创业就业、就医就学、旅游休闲、生活保障等服务套餐,积极发展文化娱乐、休闲运动等受青年欢迎的新兴业态,打造现代化国际化青年友好环境。
打造美丽幸福之城。我们将以打造乡村振兴新典范为抓手,聚合徽茶、徽菊、干鲜果、泉水鱼等原生态好物,深化与上海合作;开展全域全国文明城市创建,彰显“清、秀、雅、美”独特城市气质;链接沪上优质教育、医疗、科技资源,打通政务服务“一网通办”,全面强化教育、卫生、就业、养老等基本公共服务,塑造一座有温度、有温情、有温暖的城市。
推荐阅读